高中生物知识点:基因工程.docx
《高中生物知识点:基因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基因工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教育文库上搜索。
1、概念: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本原理:让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稳定且高效的表达理论基础: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核心:构建重组DNA分子基本工具(技术基础)Cf 工具&工具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原核生物中无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或其已被修饰)功能:识别和切割D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偶数碱基对回文序列)特异性表现:识别特定片段、切割该片段中的特定位点、形成一种末端Cf GGAT
2、CC & GATC结果:DNA片段末端形成末端碱基互补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用切割(质粒)根据目的基因的位置或剪辑序列来确定限制酶的种类切割后片段需要画三段2.DNA连接酶(1)功能:连接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形成重组DNA分子Cf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逐个添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链之后, 需模板DNA,连接磷酸二酯键3.载体(1)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基本不影响受体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必须在所需标记基因外),供外源DNA片段插入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含有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往往需要根据需求改造天然载体功能:作为运载工具将目的基因转移到
3、受体细胞内载体选质粒的原因:具有环状结构,能够携带目的基因利用它在受体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和转录/表达质粒(最常用的载体)一种能够自主复制,在细菌(或酵母菌)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存在的双链环状DNA分子(4)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方法序列已知化学合成法 较长DNA单链合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碱基缺失如 反转录法(e.g获取mRNA逆转录成cDNA再用DNA聚合酶生成双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1)原料:水、缓冲液、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TaqD
4、NA聚合酶、模板DNA(基因)、对基因特异的2段DNA引物(防止相互或自身折叠)(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在高温下变性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退火)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能量来源于温度(2)序列未知建立基因文库:建立一个包括目的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保存在受体菌中),再从基因文库中获取3.目的基因大量扩增/分子水平的克隆利用受体细胞(如E.coli)无性繁殖,利用基因探针钓取,再导入最终受体细胞e.g目的基因大肠杆菌农杆菌植物细胞植物(主要在细菌分裂时几何级扩增,尽管质粒独立于拟核,可在分裂时发生自我复制,但由
- 温馨提示:
新时代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所有上传者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及保证,请慎重购买!
- 特别说明: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素材、图片等,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资源网址:
- https://www.xsdwk.com/p-7010097.html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知识点 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