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教育文库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2.2.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3.3.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最终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孟子简介孟子简介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朗读课文朗读课文(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亲戚畔
2、之 ()(5 5)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 ()(6 6)失道者失道者寡寡助助 ()(7 7)亲)亲戚戚畔之畔之 ()gusypnffuuqq重点字音重点字音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攻之/而不胜。而不胜。夫夫/环而攻之,必有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天时者矣,然而然而/不胜者,是不胜者,是/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也。城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非不坚利也,米也,米粟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委而去之,是/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也。故曰人和也。故
3、曰:域民域民/不以不以/封疆之界,固国封疆之界,固国/不以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不以/兵革之利。兵革之利。得道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寡助。寡助助。寡助/之至,亲之至,亲戚戚/畔之;多助畔之;多助/之至,之至,天下天下/顺之。以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亲戚之所畔畔,故,故/君子君子/有不战,有不战,战战/必胜矣。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节奏朗读节奏要求:要求:1.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2.2.组内对译课文。组内对译课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天时:天时:域:域:地利:地利:威:威
4、:人和:人和:道:道:郭:郭:寡:寡:环:环:亲戚:亲戚:池:池:至:至:兵革:兵革:顺:顺:委:委:畔:畔:去:去:宜于做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优势。包围。武器装备。护城河。人心所向,上 下团结。外城。离开。震慑。界限,这里做动词,解释为“限制”。极点。泛指内外亲属。同“叛”,背叛。归顺。放弃施行仁政。少。重点实词重点实词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池池 城城去去亲戚亲戚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护城河护城河池塘池塘内城,城墙内城,城墙城市城市离开离开到到去去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先秦时可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
5、叔伯兄弟、子侄等。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接着是怎样展开论证的?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4.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导读问题导读问题1.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论点:论点:讨论探究讨论探究 2.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其中“人和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克敌制
- 温馨提示:
新时代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所有上传者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及保证,请慎重购买!
- 特别说明: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素材、图片等,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资源网址:
- https://www.xsdwk.com/p-6550482.html 关键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