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全).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教育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最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供能物质。(2)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等。(3)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的,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1、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2、消化和吸收(1)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2、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胃腺。(2)食物的吸收:小肠结构特点(小肠长,小肠有皱襞,小肠皱襞上小肠绒毛),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被大肠吸收,废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3、合理营养及注意食品安全。早中晚的饮食量比例约为30%:40%:40%。多买绿色健康、经过检疫的食品。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本章2分)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2)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中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出
3、入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骨或软骨支撑),而且还能对吸入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等)、湿润(鼻腔中的黏液、气管中的黏液等)、清洁(鼻毛、气管中的纤毛等),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人每分钟呼吸16次。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相应降低(小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气体压力相应增大(大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就被呼出。胸廓的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的收缩导致呼
4、气。(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本章2分)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2)血浆(形态):血浆的90%是水;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4)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2、血流的管道血管 (1)人
5、体的血管有三种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分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每部分有两个腔,上面的空腔叫心房,下面的空腔叫心室。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2)含氧丰富的、鲜红的:动脉血 ;含氧较少、暗红的:静脉血。 4、输血和血型(1)血量和输血:成年人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少量失血,可在短时间内补充恢复,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2)血型:常见的AO血型的分A型、型、A型、O型四种。(3)安全
6、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成分输血就是根据病人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避免浪费。(4)倡导无偿献血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章2分)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2、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3、尿的形成和排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4、其他排泄途径:尿素、多
7、余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皮肤中汗腺分泌的汗液排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2分)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和视觉:眼球的基本结构(自己去看物理书)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2)耳和听觉:耳的结构:耳分为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听小骨、鼓膜)、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的形成:耳郭收集到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
8、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将信息传给大脑产生听觉。2、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模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本单元57分)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目前己知
9、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2、扁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3、线形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蛲虫、
10、丝虫、线虫。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 水蛭、沙蚕等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实验时保持蚯蚓体表湿润的目的:保证蚯蚓的呼吸。第一,使疏松土壤,改良土壤蚯蚓与人类 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关系: 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 处理有机废物5、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2)代表动物名称: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 乌贼和章鱼等。6、节肢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代表动物名称: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
11、蝗虫等。(3)昆虫:主要特征: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身体分头、胸、腹;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代表动物名称: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7、蚯蚓特征:根据环带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蚯蚓的 前端离环带近。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环节动物。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感觉 粗糙不平 ,因有 刚毛 ,它与肌肉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因有黏液 ,它与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观察完蚯蚓后,应把蚯蚓放到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8、蝗虫的特征: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部、 胸 、腹部蝗虫的体表有
12、一层坚硬的 外骨骼 ,作用是 1、保护;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蝗虫共有 3对足, 2 对翅,着生在 腹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 ,呼吸器官是 气管 。9、腔肠动物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软体动物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昆虫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里头是肉外是“骨”。有一对触角,1
13、0、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1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12、鱼适于游泳的特点:(1)减小阻力: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也可以减少鱼游泳时水的阻力。 (2)动力: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鱼在水中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3)协调:鳍
14、。(起平衡作用:胸鳍、腹鳍、背鳍。掌握方向:尾鳍。感知水流方向:侧线)13、鱼的呼吸:(1)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2)鳃丝:颜色鲜红(鳃丝中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既多又细(可以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适于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2)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w W w . x K b 1 .c o M14、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5、青蛙的特征:(1)感觉器官:头部有一对眼。眼镜的后面有鼓膜,可以感知声波。(2)四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3)呼吸: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
15、吸(青蛙在水中用皮肤呼吸)。16、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蟾蜍、大鲵、蝾螈、青蛙。(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15、蜥蜴的特征:(1)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颈部可使头部灵活地转动;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水分的蒸发。(2)呼吸:用肺呼吸(3)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16、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
- 温馨提示:
新时代文库作为内容存储提供商,无法对所有上传者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及保证,请慎重购买!
- 特别说明: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素材、图片等,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资源网址:
- https://www.xsdwk.com/p-6491882.html 关键词: 人教版八 年级 生物 复习资料